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筆記】上游思維:發現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根治之道

 











 

 

如果,2021 年你可能會很忙,但又想買本還 OK 的書籍裝裝文青,我真心地推薦這本。

那天,其實口袋沒有太多的預算,但翻了翻這本書的內容,便不自覺地往櫃台走去,掏出僅剩的三張紙鈔,買完單後獨自地走出書店。(在那當下,我的腦海似乎一直在提醒我中餐還沒吃 .... )


這本書,單純的點出了一個問題。當然,也可能只是作者的單純期待,就是希望讓人們把問題看得再深一點。

說實在的,我覺得它只是幫助人們在思考上又往問題源頭邁向了一步,但作者也並沒有把很多問題點出癥結,但我覺得這樣也不錯,因為,有時候說得太明白,不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So,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本「上游思維」會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簡單的來看,作者在第一部分「上游思維的三大阻礙」中,把阻礙因素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對問題盲目: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在工作上或社會上常常遇到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呢?可能因為行之有年,所以,我們會對問題有盲目的現象,甚至,認為這不是我們負責或有能力解決的範圍,因此,問題會開始擴大或累積。

這個章節的內容,坦白說,點出了美國過去的一些社會現象,由於某部分的遊戲規則制定,導引出一連串的社會效應,如果沒有人提出質疑,可能永遠都不會做出改變,例如孕婦的剖腹產或自然產。


第二、缺乏負責人:

在書中的這個部分,就有數個案例,讓讀者感受到「對問題盲目」和「誰該負責」的衝擊,不能否認的是,這個世界因為開發的快速進展,而導致了許多污染的情況發生,也許沒有人該為此負責,但最後我們必當是一同承擔。

因此,作者認為,有時候並不是誰該負責的問題,而是誰有能力負責的問題,而且是誰有智慧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問題。書中當然也有收錄幾項不錯的案例,雖然沒有很清楚的告知是如何解決的過程,但我想,作者應該是想給我們一些啟發式的思考吧!


第三、隧道效應:

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和森希爾.穆萊納森在<匱乏經濟學>(Scarcity,暫譯)一書中,提出的某種現象,稱之為「隧道效應」。指的是,當人們因各種問題分身乏術的時候,通常會放棄解決全部的問題,視野也會變得如同在隧道中那樣狹隘。

此時,無法進行長期規劃,也沒有辦法策略性地排列出問題的優先順序,這就是為什麼「隧道效應」會成為上游思維的第三大障礙,因為它會把我們侷限在短視且反射性的思維裡,就像身處隧道中,只能往前走一樣。


但對我來說,如果只是因各種問題分身乏術的時候,我並不會放棄解決全部的問題,坦白說,我所身處的環境也不能容許我放棄解決全部的問題。

但如果各種問題真的大到像海嘯排山倒海而來,我會建議大家,適時地離開一下所處的環境,到外地走走,或只是出去走走,也許你就會有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原有的問題。

又或者,把你所遇到的問題,簡單的分門別類一下,也許有些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而有些問題可以優先處理,甚至,有些問題可以像作者書中的內容「調配危機感,讓敵手變幫手」(p.091)一樣,只要把癥結點確認好,很多問題可能都只是思維的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的末日危機。



在第二部分,是有關上游行動者可能要面對的七大問題。

第一、如何集結對的成員?

作者認為,上游思維或是上游行動,比較類似志願型態的工作,是一種選擇而不是義務。因此,可能用「願景」來吸引專業人士加入,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作者認為,如果你已經招募了不少成員,務必盡力讓每個人都有角色功能,並讓核心團隊與執行型分隊有策略性的責任分屬,並各自有各自清楚且具吸引力的目標,也許,這就能有最佳成效。

當然,也許在集結對的成員的路上,充滿荊棘與挑戰,作者也建議,最好抱持著相信自己能做到的的心態。因為,除了要處理問題以外,更可能是希望要終結問題,如果自己的心態沒有調整好,那自己未來可能也會變成問題之一,因而離開團隊。

這個章節有不少的案例可以參考。



第二、如何改變制度?


上游行動的目標往往就是要降低問題發生的機率,因此,有時行動必須要能促成某方面制度的改變,因為,大部分的時候,某部分的制度,就是問題的源頭。改變制度,就能改變規範的法則或影響眾人的文化。

作者認為,在組織內部推動制度改革,和從外部進行推動改革一樣重要。有時候,內部的成員雖有改革的企圖,但不知從何開始著手,因此,外部的改革力量就可以協助推動。當然,這都需要時間。(作者說的。p.142)



第三、如何找到施力點?

希臘博學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夠長的槓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對於鼓勵推動改革的人士來說,這是一句很激勵人心的名言。當然,這其中的重點,是在說找到適合的槓桿和支點,才是最困難與重要的事情。

作者認為,在上游思維與行動中,往往都會分析主要風險和主要因素,但有時候,特定的次要族群或是某部分的少數族群,可能才是影響結果的重要關鍵。(書中案例需各位自行參考。)

此外,作者也認為,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該任由自己躲在保護傘下,切斷與受到不公平對待群體的脆弱連結,作者深信,我們可以從接近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改變世界的關鍵。



第四、如何得知問題預報?

問題預報,我個人很卑微的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新思維概念。

由於某些大國會有校園槍擊的案例事件發生,所以,他們會需要針對這個部分,希望能有預報功能的機制。

簡單的來看,關於校園槍擊的案例,主要可能是因為校園霸凌的因素,或是小朋友家中槍枝管理不當,因此,除了現有的通報分析機制以外,校園內通報的機制建立,和進入校園的管理機制,可能也都能當作「問題預報」的一環。



第五、如何判斷自己成功了?


困擾眾多上游行動的一大疑問是:怎樣才算成功?就上游行動而言,成功未必顯而易見。因此,作者建議,在上游行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希望避免「虛假成就」的風險:看似成功,實則失敗。

通常,我們在追求長期目標的過程中,會設定幾個短期目標來衡量近期的營業狀況;作者認為,選擇正確的短期目標,是極為困難且複雜的工作。同時,部分追求短期目標成功後,反而達不到長期目標的狀況,也是時有發生。

在衡量現狀是否成功的同時,作者建議,可以設定一些「測試」來衡量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p.203)



第六、如何避免造成傷害?

這個章節,說的是原本要解決的某個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或在解決之後,又誕生了新的問題或困難。

在公務部門中,我們常會發現,為了解決 A 問題,結果,誕生了 B 問題,運氣不好還誕生了 C 問題。

管理學的「眼鏡蛇效應」說的大概就是這樣,指的是針對特定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反而讓問題更加惡化。

在英國殖民印度時期,英國的官員對於印度德里四處都是眼鏡蛇感到憂心,某官員心想:「我要用獎勵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發布了眼鏡蛇賞金的政策-用眼鏡蛇換現金。

官員預期這項政策可以解決問題,但沒有預期到德里居民的反應是開始養殖眼鏡蛇。至少有一部分的居民如此。

結果,官員一陣子後收到大量眼鏡蛇,並判斷這項計畫不如當初預期的那麼聰明,便結束了這個政策。

但此時,眼鏡蛇的養殖業者已累積了成群的蛇必須處理,但市場沒了,那要怎麼辦才好?

業者的處理辦法-直接野放。結果,原本為了減少眼鏡蛇數量的計畫,反而導致眼鏡蛇數量變多。

這就是傳說中的「眼鏡蛇效應」


這個章節,作者主要是希望在擬定某個行動計劃的過程中,能加入「回饋循環」的機制,以便措施在無意間造成傷害時,可以即時做出修正,或改變行動。

並期望讓專案計畫人員,在制訂某項計劃時,可以多思考類似的專案規劃,並爭取有小規模的試驗機會。



第七、誰要為沒發生的事付出代價?

作者認為,現代人的自然壽命和一百年前相比,並沒有多大差異。之所以「平均壽命」會延長許多,是因為現代醫療技術救了很多人,尤其是嬰幼兒,所以拉高了平均壽命的門檻。

在這個章節中,作者認為,醫療制度中的「以量計價」模式對反應措施比較有利,而不是預防措施。換言之,問題出現後確實解決了,表示反應行動有效果;但如果什麼問題都沒有發生,則表示預防行動有效果。那誰要為沒發生的事付出代價?

如果用關乎我們自身的案例來看,倘若國內治安如果出現問題以後,問題獲得解決了,表示警方反應行動有效果;但如果什麼問題都沒有發生,則表示國安系統的預防行動有效果。

簡單的來看,不管有沒有出現問題,都應該列為績效的評比,只是後續處理的項目不同而已。

至於誰來買單的問題,則要靠睿智的政府團隊來規劃,靠政府的歲收來支應,大概就全民買單而已!

書中的案例,大都是在國外的案例,各位可以再細細品讀。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就報告至此囉!


......................................................................................................................................


這本書的內容或初衷,主要是希望大家在面對問題時,能再多一些的思考,甚至是期望能思考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案。

只要你不要對問題盲目,又有一股腦兒解決問題的熱情,那我想,其實很多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這本書,給了我最大啟示的部分,是作者發現公司或組織在面對許多問題時,之所以沒有能力去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是因為沒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這樣的活動,又或者某部門的負責人日常的工作已經忙得焦頭爛耳,更不可能有餘力來做什麼有創意或多了不起的改革行為。

因此,公司內部或是某個組織,如果在預算或是人力安排許可的情況下,應該盡可能地設立一個專案部門,負責發現公司或組織內部的問題,然後再後續追蹤如何改革的方案或計畫,再定期呈報給高層過目。

多好的想法與計畫,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了 .....


當然,在「上游思維」的意義解釋部分,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思考問題的來源與根治之道,但是不是也可以延伸解釋成是老闆高層的思維?換言之,當我們身處在公司的基層或是中層時,如果不能體會老闆的思維或用意,只單一味的用基層勞工的角度的看待事情,那可能就會造成誤會與認知的分歧。

其實,不管在哪一層,盡量地發現問題,而不盲目面對問題,是這本書的最大用意,也希望這個世界也會因此而更美好。


此外,在商業的環境中,問題可能會比較單純;但把場景轉換到了公務部門的時候,問題與解決方案的複雜程度,可能會超越一般人的想像。甚至,原本單純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或是危機。

這樣的案例說明,書中的確有羅列數項,相信可以給我們在未來規畫某項專案時,期望有更小心的態度與試驗的思維。


當然,我們可以期待自己,在同一個時間內,可以解決數個棘手的問題,並可以思考出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案,不但有垂直整合的能力,也可以有水平溝通與聯繫的技巧。(睡比較飽的,通常餅都畫得比較大片。)

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問題都不會是問題。(反正無解的問題又不會只有一個。^^)





羅伯特.貝登堡(童軍運動的創始者)曾說:「努力留下一個比你當初看到時更好的世界。」@共勉 2021.05




Derek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