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的是,近幾年來,這個世界的變化似乎超過了以往的想像。也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
接下來,利用一點時間,希望能分享書中的部份給大家 ...
這本書,作者認為,在未來的時代裡,經理人應該要有的四種能力:
第一部分:領導變革的能力
第二部分:策略規劃的能力
第三部分:意義建構的能力
第四部份:看見與管理未來的能力
第一部分:領導變革的能力
關於這個部分,書中的內容,大略就是跟其他管理類書籍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但作者有提到一點,就是「變革代理人」的概念,簡單的來說,就是如果要改革,總要找個代表來做這件事。
如果那會得罪人的時候,就「建議」找外部的專業顧問來執行,但如果是有油水或無關痛癢的的情況,當然就從內部經理人優先考慮。
當然,作者大德沒有寫得像我這麼 low,他主要把「變革代理人」分為四大類型:
第一種類型:外部壓力型(外部來的顧問或專家)
他們主要處理比較棘手的問題,可能會有比較激進的過程或目標(示威或裁員等),試圖改變並使用各種壓力手段。
第二種類型:人員變革技術型(內部經理人執行)
主要處理員工的各種類型問題,如曠職、流動率等員工屬性議題。
第三種類型:高層分析型(內部經理人執行)
重點在改變組織結構,以提高產出和效率。變革推動者使用數據研究、系統分析等方式來改變組織的結構或技術問題。
第四種類型:組織發展型(內部經理人執行)
重點在改善內部流程的溝通關係。主要把各單位間的關係、溝通與決策流程,完成整合運作模式的檢討與規劃。
在學理的部分,我覺得作者有做到重點式的羅列,而他在每個部份的後段,都有用他自身實際的案例做分享,雖然案例屬於蜻蜓點水式的約略介紹,但也能給我們讀者一些不一樣的想法或啟發。
第二部分:策略規劃的能力
作者認為,使用工具計畫只是經理人必備的基本能力,而現代經理人應該持續學習成長,將自身提升至更高層次的策略規劃能力,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現在,大家認為的策略(Strategy),以往也有人翻譯成為「戰略」,事實上,Strategy 最早源於軍事用語(P.072),其直譯中文就是「戰略」,或許是「戰略」軍武意味太濃厚,因此,國內大多用「策略」而非「戰略」。
而在學術理論上,什麼是「策略」呢?根據書中內容,哈佛企管學者 Chandler(1962)認為,策略是決定一個組織的基本長期目標,以及為達成該目標所採行的行動方案,及所需的資源分配。
競爭策略大師 Michael Porter(1980)則認為,策略是企業為了在產業競爭中,取得較佳的競爭地位所採取的行動,協助企業建立既可獲利又能持續的競爭位置。
國內管理學者許士軍(1980)則認為,策略代表為達成某特定目的所採取的手段,表現方式為對重要資源的調配方式。
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策略」應該就是老闆敲敲你的房門,然後淡淡的跟你說:「想想接下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而你應該要提出的一些行動方案與資源配置。(這我掰的,跟作者無關)
而在「第二部分」案例故事中,作者提到運用策略規劃,成功度過金融海嘯的景氣寒冬。
但我們也必須在此提醒,作者的想法與做法,也許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示,但並不代表這樣的做法會適合每一個公司,或是擁有一樣的結果。
但在「FOCUS 故事二、啟發的關鍵能力」(P.093)部分,作者有提出策略規劃的程序,第一步是策略「思考階段」,第二步可能是「分析」內外部環境,第三步就是「設定目標」,以及擬定行動方案。
簡單的來看,就是「分析」現狀,「選擇」規劃,「啟動」方案(資源配置)。
第三部分:意義建構的能力
這一篇章,可能是這本書最有意義的一個部分。
作者認為,即使工作能力佳、經驗豐富的企業經理人,也難免會遇到從未見過的難題,而陷入不知所措、進退維谷的困境中。因此,這個時候,可以思考以下兩點問題,以思考出方向:
一、會阻礙完成或做這件事的困難點(關鍵問題)是什麼?
二、需要做什麼才能消除前項問題的發生或避免?
接著,針對這兩項思考以外,作者也建議其他行動搭配,包括訪談、到現場觀察了解,以及找情資或相關信息。作者認為,這些行動非常重要,若沒有這些行動,前述兩項思考就會變成沒有意義,而僅流於空想,因為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
根據書中作者的想法,我個人覺得,身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經理人,除了平時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智庫(智囊團)以外,也很重要的是,時時多想想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視界與視野能夠保持活化,並能持續不斷更新與有所精進。
當然,這樣的架構(智庫),可能是建立在公司既有的結構或部門上,也有可能是建立在公司之外的組織或是人脈基礎上。
在書中的「意義建構」理論探討(P.103)中,作者有提出 Brenda Dervin(1983)的意義建構模型,作為他這個章節進一步說明的理論依據。
從 P.104 的意義建構模型圖中,可以清楚看到該理論包含三個關鍵元素,分別為情境(Situation)、鴻溝(Gap)、橋梁(Bridge),Brenda Dervin(1983)認為這些因素建立了意義建構模型:
情境(Situation)代表個人正處於需要資訊或其他行動的時空當中。故「情境」包含了歷史、經驗、過去的眼界、目前的約束或障礙等。
鴻溝(Gap)則是造成意義建構需求的根本原因,也是個人在面對難題或是困境時的一種心理狀態。故「鴻溝」包括了問題、困惑、謎團、憂慮不安等。
橋梁(Bridge)則是解決或迴避鴻溝的方法,以橋樑跨越鴻溝,引為意義建構理論的核心。故「橋梁」可能包括了尋求資訊的想法、認知與思維、價值觀、信仰、直覺等。
當然,如果以上的說明還是有些許的不了解,建議大家還是買一本書來參考其中故事三(P.123)、故事四(P.130)的實際案例故事,相信會有一些啟發與收穫。
第四部份:看見與管理未來的能力
在這個章節,作者主要是希望企業經理人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警覺性,研判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提早或及早做好應對準備。
當然,說到「看見與管理未來的能力」,似乎不能不提到「靈媒預言」這部分,但作者比較青睞的方式是,譬如,利用「大數據」,觀察未來的可能性,或是觀察周遭已經發生的事件,提出可能的「預判」或是分析報告,來避免未來可能的災害發生。
而在書中的這個章節部分,在作者提到的實際案例中,個人覺得,關於「廠房的消防體檢」、「火警的緊急處理流程」、「消防演習」、「地震的預防管理」等項目,都有其非常重要性,如果能在平時多做一分演練,屆時就可能會減少一分損失。
相信這個章節的內容,對台灣許多製造業的環境安全與生產安全部分,有未雨綢繆的規劃與建議。(挺好的!)
以上幾個部分,就是書中作者提出的重點整理,按照慣例,不能寫得太多,只能約略地提出重點介紹,如果讀者喜歡,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買一本來自己參考啦!
......................................................................................................................................
在仔細翻閱完這本書以後,我真誠地認為,這本書的確羅列了新時代經理人必備的四大關鍵能力,但我也認為,台灣目前的企業經理人也都具備如此的能力,甚至,因為環境磨練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以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但目前,還是因為受限於某些條件,所以,即使能力有所成長,但還是會有新的困境與挑戰來檢視各位的能耐與成長。
舉個例來說,國民黨的黨主席,到底要具備何種的能力,才能帶領國民黨走出目前的困境?民進黨的下一位共主,到底要具備何種的能力,才能帶領民進黨走向持續地執政?納智捷的新任領導人,到底要具備何種的能力,才能讓納智捷的營運開始掛上 TURBO?
是澆都澆不熄的工作熱情嗎?還是打死不退的百年毅力?還是那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的超能力?
坦白說,只看了一本書應該不會有答案,等我多看了幾本書以後,再來跟各位報告 ...... (喂喂喂 ..... 嚴肅點!!)
仔細思考後,我覺得很多領導人絕對沒有能力的問題,只是時間點的問題而已,也許,過一陣子,過一段時間,等問題明朗後,問題就會解決。(重點是,分辨出問題與否?)
也許在某些問題的當下,多做並不會創造效益,只有把某個核心問題解決以後,前方的道路才會真正顯現。
此外,在這本書中,我也認同作者的一個想法,就是「策略並不是公司高層專屬的學問」,換言之,如果公司是屬於學習型組織,各部門都能有各自的調適能力與整合訊息能力,那策略的擬定除了可以由上而下,當然也有機會由下而上。
簡單的來說,策略的擬定,可能都是為了某種信息的反應,而必須制定的某個戰略方針;而信息的由來,有可能是從總經理等級而來,也有可能是從基層業務的訪查而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從組裝生產線的工程師實際經驗而來。
因此,不管信息從何而來,只要關乎公司的生存利益,我們都需要認真面對並處理相關訊息。(但有時也別太認真 .....)
以上感想結束!
最近,在下寫了一本書,一本從愛情的角度來看行銷的書,書名是「哥想說的不是愛情,是行銷」(如果真找不到出版商,我就 PO 在這裡 ..... )
Derek
有意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