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機遇裡,我在機場的書店翻到了這一本書。這一本書的內容大概是在說明大前研一的趨勢思考路徑,與目前日本所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
其中,大前研一也針對日本所面臨的部分問題,提出他的多項看法與建議方向。
在各章節的問題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共通點,第一、日本也存在許多的「人為性問題」;第二、世界各國可能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
因此,世界各國問題的解決經驗,就可能成為我們可以借鏡的地方。
此外,根據大前研一的趨勢說明,我們也可以發現各國許多問題都是環環相扣,包括匯率、稅制、工業技術....等。
現在,我們就趕緊來看看這本書中的內容,看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體認與成長囉!
首先,根據大前研一的「前言」部分,他的趨勢思考模式通常是針對數據做深入追蹤調查,分析它可能意味著什麼?是否能嗅出今後的動態?
而在問題的解決上,大前研一認為,從「發現問題-分析-定義-解決」的過程中,期盼可以找到可能解決問題的途徑。
此外,大前研一希望大家在看完這本書以後,也能夠學習到他積累多年的三項思考力:「創新發想力」、「假定狀況設定力」、「理論思考力」等跳脫現狀的思考法。( ..... 那麼厲害 ..... )
而這本書,主要分為三個章節。
第一、導致企業衰敗的病因。第二、企業在「產業衰退」時代致勝的祕訣。第三、話外篇:動盪不安的全球經濟。
我想,前兩章的內容應該是許多企業感興趣的話題吧!但事實上,這些案例大部份都是環繞在日本社會的問題現象上,而不是以全球性企業問題為探討主軸。
因此,我只能說,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窺見日本存在不少的「官製問題」,而非大家所想像的「完美日本」。 換言之,這本書的前兩章披露了日本許多的經濟與政治問題,而第三章則是描述部分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問題。
看完這本書,藉由大前研一的批判,你會發現日本也存在著許多待解的問題。
換言之,透過大前研一的批判角度,你可以更了解日本,也可以察覺大前研一如何從「商業的角度」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我覺得,你可以說大前研一是一位熟稔商業趨勢的一位學者,也是一位懂得利用出書批判而為社會問題指引方向的企業家。
現在,我只舉出數個書中的案例與大家分享,希望藉此可以分享給大家一些不同資訊囉!
在第115頁,大前研一認為,Apple 的 iPod 之所以會打敗 Sony 的音樂播放器市場,是因為Apple 擁有 iTunes Music Store ,其平台可以讓 iPod 以單首歌的隨選模式下載,且每首下載金額大都在USD$0.99,很容易就讓消費者接受;而 Sony 因為擁有自家的新力音樂娛樂公司,無法讓它在與其他音樂供應商談判時確保中立,因而讓它在擴展市場時飽受拖累,而Apple 就沒有這樣的束縛。
而且,大前研一認為,當 iTunes Music Store 把 Music 拿掉以後,它可能下載的內容就沒有了限制,可能會包括電影、教育內容、演說等,甚至像現在可以與 iPhone 或 iPad 等載具相聯結,做遊戲相關的下載平台。
而大前研一之所以會講這一段內容,是因為他覺得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一個中立的媒體平台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換言之,你會喜歡一個擁有各家資訊媒體的平台,還是只提供單一媒體的資訊平台呢?大前研一認為,沒有特定色彩的的中立入口網站是會最受青睞的 ......
在第118頁,大前研一說他曾在 2004年 出版一書名為「思考的技術」,有人跟他說:「好可惜喔!書名若改為 << 國家欺騙人民的時代已經來臨 >>,一定會賣得更好。」而大前研一認為,這本書的確是討論這方面的內容,但令人遺憾的是,國家 (日本) 欺騙人民的例子多到不勝枚舉。( 超敢講的啦 ..... )
大前研一說他認為的國家欺騙人民有三種模式,第一、新瓶裝舊酒;第二、不可使知之 ( 打迷糊仗 );第三、佯裝不知情。當然,這三個部分,大前研一也有提出他的一些見解與看法,希望可以幫助改善日本官方的負面形象。
在第140頁,大前研一認為,以消費心理為訴求的有效政策是消費券。他說,台灣發行相當於 35 美元的限期消費券,結果平均每人支出達到 50 美元左右!這 ......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當初的消費券是發了NTD $3600,以目前匯率 1:29 來看,約合USD $124,因此,與大前研一的數字有出入。
不過,除了數字以外,我認同消費券以民眾心理為訴求的有效政策 ......
在第199頁,大前研一認為,面對21世紀的種種挑戰,勇氣與堅持是基本的必備能力,但在面對未來不知何者為正確的情況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克服及挑戰、擁有自我確立的假設、再投入的勇氣及驗證的堅持。這些,為的都是培養未來面對無解問題的勇氣。
在第257頁,根據美國各行業別的營業額年增率來看,大前研一認為,部分行業的營業額年增率下降,代表美國國民開始量入為出,國民開始檢討過剩消費,並嘗試過著適合自己收入的生活。這部分,會實質影響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例如,日本、中國等。 但是,以另一個角度想,我們是否都該用「檢討過剩 (供給過多)」的角度來面對我們現今的消費環境呢?
我們是否都該「學會珍惜」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呢?
除了污染與濫伐以外,我們究竟還對寶貴的地球做了甚麼樣的貢獻呢?難道真要等南北極的融冰都消失,我們才會開始正視地球暖化的怒吼嗎?我想應該不用吧!( 但我看機會不小 ..... )
在第270頁,大前研一認為,要改善目前日本不景氣的方法,他建議有以下三點:第一、遺產稅和贈與稅暫時為零(二年)。第二、大規模都市更新,打造二十一世紀的城市。第三、改採地方自治架構,不採中央集權制。
至於其中原因,有興趣的可以再買書來看囉!^^" 這本書,大前研一還提出了相當多其他的精闢見解,也提出了日本許多關鍵性的問題,相信可以給我們世人些許省思的機會。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再買一本來翻翻喔!^^
最後,藉由分享這本書,也希望大家可以「知福」與「惜福」,感恩台灣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Derek
「知福」與「惜福」真得是滿重要滴 ....
回覆刪除(檢討過剩)才能學會珍惜!!
回覆刪除(檢討過剩)才能學會珍惜!!......高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