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推論力‧洞察力‧決斷力 @ 策略思考‧行銷思維篇

 

日本的策略思考大師-齊藤嘉則認為:「策略是以企業理念為基礎,為了達成企業勾勒的未來願景,而指示前進方向的腳本(scenario)」

齊藤嘉則並進一步提出說明,策略思考就是「上班族對於自己所屬的專案、部門、企業,甚至是業界與整個社會目前面臨的問題,以當責的態度洞察未來,並且基於自己的目標與價值觀,進而判斷可能的風險,最後做出能夠實際付諸行動的結論」。

而「策略思考」加上了「道德風險」就形成了更完整的策略思考定義:「對於自身所屬專案、部門、自身企業,甚至是整個業界或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以當責的態度與邏輯去思考,洞察過去與未來的解決架構,並基於自己的目標、理念與價值觀,衡量可能的風險,最後做出能夠實際付諸行動的結論」。


上述一點,著實把策略思考的精神與核心價值,完整且前瞻性的呈述出來 ...... 不過,我想,每一位領導人皆是如此,只是有時加了「操作思考」或「賭博思考」,讓原本的策略思考變了味道,如此而已。

什麼是「操作思考」與「賭博思考」呢?「操作思考」就是在現狀中明確存在的框架內尋求解決與改善的「肯定現狀型思考」,換言之,這是比較保守型的思考模式。而在封閉型或理想型的現實狀況時,「操作型思考」往往會有其效果產生。

就「賭博思考」的片面字義來看,其實也就是「賭徒的思考」。用賭博的方式進行思考-猜中了固然很好,但是如果猜錯則有可能全盤皆輸。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大概知道「何謂策略思考」,也希望可以藉此學習到擔負責任、深入探究的學習思維。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培養策略思考的三個關鍵技巧」

在書中的第二章節,我們可以知道培養策略思考的三個關鍵技巧就是:

1. 推論力:擔負責任,作出具體結論的能力。

策略思考著重「作出具體結論的能力」,也就是要把你的「推論能力」加上「負責任的心態」。而這邊的「結論」,都必須是能夠落實與執行的「具體行動」。這部分最困難的就是當你遇到資訊有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仍必須做出結論並付諸執行的能力。( 我個人的建議是把專案適時的緩一緩,不要急病亂投醫。 )

2. 洞察力:以邏輯洞察從過去到未來結構的能力。

所謂「掌握結構」,就是藉由釐清商業模式的架構或機制,探索真正的原因,並且確定未來解決的方向性。這部分也包括掌握並釐清客戶與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的邏輯,和「發現問題」與「思考解決方案」的整合架構的構想力。

3. 決斷力:以價值觀為基礎,衡量風險進行判斷的能力。

衡量風險,並進行判斷的能力,正是「策略思考」的重點;而如何評量與判斷其基準,正是評估風險的最重要依據,一般考慮的重點為「成本」、「利潤」、「企業價值」等。


接下來,在書中的第四章節,我們再來看看何謂「構思策略方案的三個核心」吧!

1. 以「策略3C + 策略3S 」擬訂策略架構,訂定具體方向。
2. 創造對客戶而言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3. 根據營收基準與價值基準,衡量風險進行判斷評估。

所謂「策略3C」指的是「自家企業(Company)」、「顧客(Customer)」和「競爭者(Competitor)」。而「策略3S」指的是「集中(Syutyu)」、「選擇(Sentaku)」、「差異化(Sabetsuka)」,「策略3S」的英文字意部分是以日文發音S開頭的首字縮寫。

「策略3C + 策略3S 」的對應關係來看,我把規則分析如下,方便大家對應探討:

1.「自家企業(Company)」要「集中(Syutyu)」什麼樣的資源來開發優勢或維持優勢?
2. 而在「選擇(Sentaku)」方面,什麼樣的「顧客(Customer)」才是我們要追求的銷售對象?
3. 最後,我們與「競爭者(Competitor)」到底有甚麼樣的「差異化(Sabetsuka)」呢?

根據書中第五章節的總結,我們可以歸納分析出策略的具體方向,應是指「選擇客戶的需求,謀求與競爭者的差異化,並且藉由集中企業資源建構優勢,確保對企業而言的持續性優勢」。按照上文所述,我們等於把「策略3C + 策略3S 」的意涵融合來又解釋一次。

也許你會問,「策略3C」中「自家企業(Company)」、「顧客(Customer)」和「競爭者(Competitor)」那個比較重要?按照書中所云,構思策略的第一順位是「顧客(Customer)」,其次才是「自家企業(Company)」和「競爭者(Competitor)」。換言之,「聚焦於顧客」才是構思策略方案最基本重要的問題。


此外,在書中的第六章節中,作者對決定價格有以下三點考慮因素:第一、市場的需求曲線;第二、競爭者的比較價格;第三、企業的利潤空間。同時間,你在決定價格時,也要考慮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也就是對客戶而言,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是什麼?也因為只有「物超所值」,你才能符合客戶的期望值,與擄獲客戶的滿意度。

而我們講了這麼久的「核心價值」,其實也就是分為兩塊。第一塊,你就是要符合客戶的期望值,創造你在客戶心中的新價值;第二塊,藉由讓現有客戶滿意,來讓客戶產生下一次的購買行為。這樣的解析,希望可以讓大家稍稍了解「核心價值」的終極意義。

最後,在第七章的內容中,作者也用大家最喜歡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Return on Equity )、現金流量等金融名詞,教大家如何根據營收基準來衡量風險與進行決策。但是作者也強調,作帳戲法人人會變,只有現金流量才能正確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而且現金流量也會決定企業的活動自由度。


當然,書中有高達28則企業案例與93個圖表可供讀者參考,相信不管對學生還是上班族人士都會有所幫助,也希望透過這本獨特的「策略思考」書籍,可以帶給大家一些不同的啟發。加油!


Dere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