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起對我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看到許多人一早就忙碌的工作,勤奮的工作;政治的惡鬥氛圍,完全沒有汙染屬於早晨的那份優雅與清新 .....
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有太多需要改變的地方,我沒有辦法一一去改變,只好在這邊寫一寫,期盼會因此而改變 ......
首先,我覺得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一件很棒的事,尤其現今人口眾多,消耗資源頻繁,如能將有再利用價值的垃圾再次使用,那我想,這世界會好一點。
之前,台灣有把玻璃回收做成玻璃砂以後,伴隨著柏油鋪設在路面,但因有民代反映可能會造成相關問題 ( 晚上反光太亮有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玻璃碎片可能會損及車輛輪胎等 ),所以,之後地方政府相關單位就有針對相關的問題,做出適當處理,譬如說,降低玻璃砂的混和比例,讓晚上路面不會反光太嚴重;玻璃砂的比例大小再縮減,避免用路人的使用危險等。
但如果你有注意資源回收的部分的話,你會發現,寶特瓶有人撿,鐵罐也有人會收,乾淨的廢紙也有人會回收,但玻璃瓶則不受青睞,為何?原因就是玻璃瓶沒有適當的回收價格。
其實,玻璃砂的用途很廣,不是只能用於鋪設道路,還能用做建築材料。我在國外看到部分的公園和獨棟住宅,都有使用類似的材料在施工,但說真的,他們所使用的材料並不如台灣處理過的玻璃砂產品。因此,我在想,如果我們有如此優良的產品,為何不能做外銷?為何沒有好好利用呢?(台灣的強項應該不只電子業吧!)
另外,這幾年,台灣農地蓋豪宅的現象,似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主要的說法分為兩派,一派是說為何農民不能靠農地種豪宅發展賺錢;一派是說農地應該農用,農地蓋豪宅以後,土地就不適合耕種了,嚴重威脅台灣農業發展。兩派說法,各有各的基本盤。
農地蓋豪宅,看上的是商機,可能是轉作民宿收住宿費,也可能是藉土地炒作賺錢,但說真的,這些都不違法,只是我們該如何去平衡這兩邊的需求,讓想種田的可以安心種田,讓想轉做房仲的轉做房仲。
我的想法是,農地蓋豪宅轉作民宿收租,只是一陣風潮,當供給量多過需求量的時候,民宿的熱潮就會逐漸退燒。當然,如果當地的觀光價值有提升,那民宿還是會有市場。而土地炒作呢?同樣地,如果觀光價值或當地需求沒有提升,只光靠炒作,那土地價格有一天還是會回落到基本面該對應的價格。
我認為,當初政府劃分農地給農民,是為了農作耕種,現在農地面臨轉型,政府也應該出面協調,讓想蓋豪宅的蓋豪宅,想種田的就種田,把豪宅區域與農作區域作畫分,讓豪宅區就專心作豪宅區,讓農作區域也有一塊無汙染的環境來安心耕種。
把區域劃分開來,農作耕地就比較不會受到汙染,豪宅區域也可以盡情發展,但重點是,政府稅收也可以因此增加,如果你有針對那些豪宅作課稅的話。
此外,我覺得務農人家辛苦種田,有一天如果真發展得不錯,想把家裡的老厝翻修一下,也無可厚非,只是說,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如何讓農地不受汙染的耕種,與農地價格不被哄抬,這才是重點,而不是哪家又蓋了哪棟豪宅的問題。
此外,在農作方面,政府一定要推廣有機耕種與施有機肥的方向,因為,噴灑化肥與農藥,都會直接或間接傷害農民的健康,我們不能忽略農民的職業災害,因為,他們都是國家的寶貴資產,其價值絕不亞於政府官員。
目前有機肥的發展已經漸近成熟階段,應該要適當的推廣,且提供合宜的價格,因為,化肥一定會有價格低廉的競爭優勢,農藥也一定會有使用上的便利性。這部分,我相信我們會有適當的相關單位可以處理。
而當我們發展的相對成熟以後,這部分的知識經濟,當然也可以外銷,除了增加國家經濟利益以外,也可以提升我們中華民國(Taiwan)這塊招牌的品牌影響力,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所處的整體環境,不分國別,都可以有向上提升的機會。(有機肥也可以算是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一環!)
OK!我們再來換個話題,我們來談談汽車業。我覺得,汽車業的發展範圍很廣,我只想提兩個部分,一個是新車設計,一個是車輛改裝,這兩個部分,我覺得都牽涉到藝術設計與美感。
新車的設計品質,關係到新車的售價,基本上,越貴的車,品質就越無庸置疑。但我覺得,在設計的方向上,不用只單純執意在那幾種車的思考範圍,如省不省油或馬力多大,要不然就是四門房車還是五門掀背,還是休旅車(跨界休旅車)、轎跑車、敞篷車等。應該還有一些思考的方向,可以再研究研究。
譬如說,目前市面上最保值的中古車(品牌)是哪一台?而它數種車款裡面又是哪一台最稀有?而它們為何受市場價值的肯定?也許那台車的科技技術不是最頂級,但為何還是有一群消費者青睞?這些問題,我覺得汽車業者可以再思考一下,這些問題的背後可能也會帶來一些經濟效益。(我不是說百萬級以上的車喔!)
另一個方面,就是車輛改裝。很多網友一聽到車輛改裝,可能就是會想到飆車呼嘯而過的畫面,但我這邊要提到的是關於藝術設計的領域與法令規範。
車輛改裝,大部分人的觀感與想法可能會是朝向非法與危險的方向,但其實車輛改裝也可以是往安全與藝術價值方向去了解。可能有網友看過美國的汽車改裝節目,或是英國的老車回春的節目,你看完以後,會有一種溫馨與欽佩的感覺,看到一群人為了汽車改裝奉獻一輩子,那種熱情與毅力,結合工業設計與美感的改造車輛,實在會讓人佩服。
只要我們的法令規範,是容許在合乎安全範圍與藝術方向作汽車改裝,那我們台灣就有可能會多出一個有潛質的民間產業,就像日本與美國的汽車改裝業一樣。也許,這樣的發展,也會再回饋到我們的新車發展上,讓我們的汽車王國發展更上一層樓,對吧!(( 改車最討厭的就是用沒有消音器的排氣管,所引發的噪音!!! ))
有時候,我覺得不是別國把我們玩死了,而是我們自己就把自己給限死了 ......
最後,我想再聊聊觀光的部分,這部分,應該很多現今的政治人物會有興趣。
首先,我想我以前可能提過,觀光財是目前每個國家都想發展的項目,不管它是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於屬於落後地區的國家,它們可能都會想靠觀光賺點外匯。
所以,現在的觀光業,是最競爭激烈的一個產業,它會需要被投資,它會需要被建設,它也會需要被規劃,它也會需要用全球性的觀點來設計。簡單的來說,你周遭的每個國家都是你的競爭對手,而且,每個競爭對手都有各自的特色與發展。
台灣的觀光業如要發展,建立成一個真正有觀光競爭力的國家,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方向,其中,最好再結合都市更新的規劃,除了讓旅客玩得印象深刻,也讓我們在地居民可以享受到生活水平的提升。(總不是讓外國旅客來看我們有多慘吧!)
目前台灣旅客的大宗,大概應屬陸客最多,但這也反映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島內觀光業的雞蛋大部分都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一個警訊,也是一個危機。跟鄰國相比,我們急需要規劃一個適當旅遊業發展的項目,不管是大型購物中心,還是娛樂遊樂園區,勢必要吸引自由行的旅客,而不只是單純團進團出的遊客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購物中心我們已經很多了,但各國的新品牌進駐呢?不是說是名牌就好,因為名牌的展店其實各國都已經有了,很多遊客會希望看到不同的品牌可以參考,例如泰國就有很多不是那麼知名,但品質也相當不錯的品牌在不同百貨上櫃,所以,才會吸引相當多的旅客前去採買。
而娛樂園區呢?當然也不是只有迪士尼才叫遊樂園區,我們如果要發展娛樂園區,還是要作一下市場調查與競爭者分析,畢竟,一個投資案可能都是上百億起跳的,如果規劃不夠周詳,那可能又只是一個乏人問津的蚊子園區而已。
此外,我們一定要分析來訪旅客的分類與目的,當你了解你的來訪旅客的分類以後,你就能針對未來的觀光發展作下一步的規劃與設計,而且,當自由行的旅客人數有提升以後,那才代表你的觀光價值有被其他國家旅客肯定,真正的國內旅遊業也才會開始發展。
這次的選戰,我們只能期待候選人用政見來說服我們,而不是用省籍或顏色。
Derek
有什麼是可以先做的??
回覆刪除資源回收的改革先做,其他的再研議 ...
回覆刪除環保署應找你當顧問
回覆刪除你好!
回覆刪除哈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