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選舉策略 @ 2014



又到了選舉搖旗吶喊的時刻,很多人都在想,到底甚麼才是穩操勝券的選舉策略呢?

.............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策略」的定義吧!

哈佛大學策略大師 Michael Porter 給策略所下的定義是--策略就是「做選擇 (取捨—Trade off—選擇與放棄)、設定限制(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選擇要跑的比賽,並且根據自己在所屬產業的位置量身訂做出一整套活動」。而競爭策略 (Competitive Strategy) 就是創造別人無可取代的地位。

簡單的來看,策略就是為達成組織的基本目標,而設計出一套全面性的整合性計畫。

換言之,策略就是整合組織的主要目標、方向和行動順序,成為一個通盤的整體規劃企劃案。

(( 講了那麼多廢話,無非只是想賣弄一點文字的雕琢 ….. )) ^^


那甚麼才是「選舉策略」呢?


簡單來看,選舉策略就是一份讓你贏得選戰的方案,也是一份讓你贏得選戰的企劃書。

再用通俗一點的講法,就是如何擬定一份劇本,讓你演到最後如願以償地贏得選戰 …..

但比較特別的是,這一場戲,不是只有一份劇本,也不只一個導演,而是至少兩套劇本加三個導演一起參與。不用彩排、不用對稿、每個人都有機會出錯,而且檔期只能演半年 ……

兩套劇本,就是藍綠各懷暗盤的劇本;三個導演,就是敵我雙方+民眾的觀感。

現在,用膝蓋想也知道,藍綠目前的劇本,一定都是搶著說自己要打一場高格調的選戰、有創意的選戰,但出手的策略永遠都是在抹黑、栽贓、攻擊、挑撥離間。因為,不走這樣的路線,媒體可能不報,又或者選情可能炒不熱,也可能因為選民已經習慣重口味的餵養,不來點辛辣的怎麼可能搏到版面 …….

結果,半年的選舉時間,就在吵吵鬧鬧的電視聲中過去了,選民其實也搞不清楚到底選誰會比較有希望 ? 只能用猜想的,只能用期盼的,只能用押寶的投出自己的一票,然後,經過半年到一年的等待以後,再回想一下當初為何要投給他(她) ? ( 這是比較文雅的說法與表達 )


對我來說,我真的很期盼選舉會是一場政見的比拚,讓我們一般民眾有機會在投票前就看到「未來的可能」。也許好的政見可能會抄來抄去,但如果真的是不錯的規劃,那也只能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吵好的政見,總比吵雞毛蒜皮的屁事好吧!)


當然,候選人可能會說,有時辦論或政見發表,民眾都興趣缺缺,也沒甚麼反應。這也許可以換個方式,例如:換個主持的方式,讓辯論會不會是死氣沉沉的;換個表達的方式,讓政見可以清楚的透過媒體(平面、網路) 讓民眾了解。

我只是很期盼台灣足以自豪的民主現況,可以因為一步一步的改變,而真的可以讓人民的生活獲得改善,而不是讓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與難過。



好了,說完我的 1 %怒火以後,我們來看看「選舉策略」可能需要注意的事項吧!

第一、 敵我分析:自我的優缺點與對手的優缺點,要來做個比較,比較的出發點要來自民眾認同的思考點,而不單是自我的思考點。此外,自我優勢產生的機會與對手可能產生的威脅,也請一併考慮。


第二、 樁腳布局:樁腳是每一場選戰不可或缺的勢力,即使樁腳這個名詞可能已經被汙名化,但是請你往美好的方向想,因為,他們的確就是有選票的力量存在。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有一面一定是喜歡錢,但也有一面是希望能為國家出一份力,希望這個社會真的會更美好,自己才有發展的機會。( 但也不能否認,可能因為選舉被騙太多次,所以,大家可能還是覺得拿錢會比較可靠 ! )


第三、 廣告戰略:如果你能請到殺手級的廣告 & 策略操盤者,那我只能說你的選戰已經贏了50%,從陳水扁到馬英九的選戰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點。對此,我會建議,可以把你的政見與廣告相結合,讓選民可以清楚知道牛肉在哪裡? ( 拍得好就會加分、拍不好就當燒錢促進經濟繁榮 )


第四、 主題訴求:選戰的主題訴求,往往是看誰牽著誰走,誰能領導話題,誰的選戰就有可能加分,就有可能贏得選民認同。而往往話題可能都是預先安排好的腳本,也是一種選舉的武器,用的好加分、用不好傷身。


第五、 資金調動:俗話說,選舉就是選錢。我雖然不認同這句話,但我也不否認這句話。打過選戰的就知道,單憑政見無法攏絡人心,光靠外表也無法贏得選票,只有能讓鬼推磨的力量,才是真正能夠匯集力量的根源。

因為,選舉凡事都要錢,就跟做生意一樣,沒有資金的運用,就好像人體沒有了血液一樣。但是,光有錢也不能保證你會贏得選戰,只能說,你多了一項優勢。


第六、請誰上車:我相信選舉是一個眾志成城的遊戲,不是光靠幾個人就可以玩的起來,所以,請匯集適合的人上車,一起努力前進,真心地為這塊土地付出而努力,這樣,才會有年輕人敢結婚生小孩,這塊土地也才有未來 …… ( 光靠幾個人就贏得選戰的明星時代已經被玩死了,未來,一定是要拿得出證件,不,是政見,才有機會得到選民的認同。)

第七、活動企劃:往年選舉,往往都會辦幾場戶外的誓師大會甚麼的,但這個不是我要說的部份。選舉活動企劃的意義,不是號召你的支持者來互相取暖,而是希望透過某個活動,可以增加你的支持率、增加你的選舉熱度,這才是選舉活動企劃的真正意義。例如,百萬人牽手護台灣 …. 等。


至此,我想,這一篇廢文無法涵蓋到「選舉策略」的各個完整面向,只能說,希望能提供給一些未來偉大的青年領袖們參考,讓大家可以在選舉策略上有參考的內容。( 其實只是作者睡不著,想寫些廢話而已! )


當然,如果您覺得寫不好,沒關係,我相信這一篇不會是你今天唯一看到的垃圾文 ....


Derek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