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感動的電視廣告‧泰國廣告‧廣告策略 @ DTAC



電信類的廣告,往往都在表現科技帶給人類的便利,或是大打折扣的廣告訴求,很少有以道德訴求為主的基調。第一次看到這一篇廣告影片的時候,說真的,我心裡真的"震"了一下 ......

"震"一下的原因是因為 ..... 這一篇廣告的訴求的確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且,說真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自從使用了一台「智慧型手機」以後,影片中的現象,的確也發生在我的周遭或是我自己身上 ......

奇怪的是,似乎某一品牌的「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這種現象特別顯著 ...... 這也許是手機業者可以再深思的問題。嗯!這個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也許就牽涉著龐大的「商業利益」的關鍵點也說不定。

我們回歸正題 ..... 到底這部廣告影片有蝦米好呢?簡單的來說,是鋪成的好,是順序的好,也是節奏掌握得當。

這部廣告影片,利用不同身分的多元呈現,讓你可以彷彿投射自我現狀,與劇中人物相結合。雖然一開始的情節,似乎有點讓人以為這是部「鬼片」,但只要你按著順序繼續往下看,你就會豁然開朗,並了然於胸,了解這部廣告影片到底要表達什麼?

等到劇中人體認應放下手機的那一刻,配樂立即改變得輕鬆活潑,再搭配劇中人物甜美爽朗的笑容,相信電腦前的網友也會有種被激勵的慷慨激昂吧!( 你有沒有被激勵我是不清楚啦 ..... )

.......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生活週遭是不是也有存在某些人事物,是你該關懷與關注的呢?( 我不是叫你去耍心機害人喔!) 到底你的人生的目標與專注範圍,除了工作與家人以外,還有放在哪邊呢?

前幾天,廣告教父孫大偉病逝,商業周刊寫了一篇報導,是描述孫大哥的,我也摘錄部分與大家分享如下:頑皮本性沒得救,但一向不服輸的孫大偉,這回卻向年齡與身體低頭,急性子的他,開始學習放下。生病後,孫大偉才發現,以前認為很重要,放不下的,現在都不再重要了,反而想到的,都是家人。

孫大偉因此大幅調整人生待辦事項清單,除了每天回家吃飯,以前可以慢慢規畫的夢想,現在卻要立刻做 .......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目標與想法,我也不反對專注在工作,我也不反對你把目標放在吃喝玩樂,只要你覺得這是你的目標,你都可以努力去做。但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你人生的最後一天,你會怎麼規畫這一天呢?

當然,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這種講法說得有點嚴重,而我的目的只是希望你可以再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待辦事項,也許,也可以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而不只是著眼在眼前的蠅頭小利。希望你把眼光放長遠以後,會有一番不同的省思與作為。這一點,我同樣得對我自己說 ......


人生,過的有沒有意義,其實全賴你的一顆心與作為,而不是外在的虛幻價值 ...... 共勉 @ 2010.11.12


Derek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