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著有《大趨勢》(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的作者約翰.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出了一本名為「中國大趨勢」的新書。比較特別的是,本著作先出中文版和德文版,英文版要到2010年中才在美國出版。
書中的很多內容,顛覆了以往西方社會評斷中國的概念,反而是以中國在地思考為出發點的論述作鋪成,的確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我相信,其中的內容,會給中國自1992年以後的經濟發展,作一個較完善的詮釋與註解,此外,可能也會給了許多人另一次認識中國的機會........
這一本書的幾項觀點,給了我不同以往的省思,我把它列舉如下:(以下部分內容摘錄自書中)
一、在鄧小平呼籲要「思想解放」之後,官方落實的宣傳口號是「實事求是」。在江澤民的時代中,他宣佈了「私有化」,並以宏觀引導 (context-oriented) 的領導方式,將私營產業逐步強化,並將國營企業轉型成為成功的私營企業,所以,國外學者 Robert Kuhn 著有一本名為《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書籍。到了2007年10月,胡錦濤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宣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與實踐,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實行改革開放。」
鏡頭拉回台灣,我們也經歷了民主改革的崎嶇道路,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撫平了以往曾經的裂痕。在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並使臺灣躋身「亞洲四小龍」。1980年代,蔣經國加速民主改革的年代,從解除台灣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李登輝任內實現了中華民國首次的人民直選總統,加速了台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開放。在陳水扁任內 ........ 實現了中華民國首次的「政黨輪替」,也完成了二次的「政黨輪替」。( 寫文章真的是不容易啊 ...... )
從以上的「表面」論述中,我們也許看不透改革之路會出現的艱鉅場面,事實上,我相信兩岸在革新的道路上,一定是充滿了挑戰與困難。古人有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兩岸同胞共享改革開放之際,也別忘了我們前輩曾為改革付出的努力啊!
二、中國大陸要的是「宏觀引導式的領導方式」,也就是由領導人設定總體目標,讓人民去發揮造就。由上而下的設定架構,以及由下而上的成長,兩者交互作用,進步就會在這個進化的過程中「持續產生」。在中國,人們談論的是黨的領導,不是個人的知識或領袖魅力構成的領導風格,而是領導人建構環境,讓團體在其中得以成功。
在中國,我也曾體會過其中的「奧妙」之處,簡單的來說,就是由政府主導大方向的策略與目標,再由人民的實作中,找出成長與進步的訣竅,換言之,就是人民會自行「集思廣益」的找尋達到目標的方法。在我體驗中國的過程中,我能體會到中國大陸「思想教育」的成功之處,也很佩服他們重視傳遞「正面思考」的政治策略。
三、鄧小平有一句名言:「摸著石頭過河」,其中的意涵是「在過程中學習」,但目標很清楚,就是要達到河的彼岸;在前進的過程中,中國運用謀略與戰術,同時預留靈活應變的空間。用這個架構來檢視中國 30 年來的改革,如此密集反覆嘗試的試誤法 ( Trial and Error ) ,彷彿也呼應了中國的一句話:「實踐出真知」。
四、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時刻,很多外國人都會用西方的角度來審視中國,在書中,作者指明要了解中國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出中國心中在想什麼,而不是西方世界以為中國在想什麼。舉個例子來說,鄧小平在 1985 年接見來訪的 迦納 (Ghana) 總統時表示:「請不要照搬我國的管理方式,如果說中國真有什麼適用的經驗,那就是實事求是,中國會按照自己國家實際的情況制定政策。」這個作法,是中國看待它國內政的立場。
五、在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的管制,是為了減少色情、言論暴力的猖獗,也為了防止破壞中國統一與國家主權,當然,也為了避免不當言論的傳播。.............. 那你知道中國管制網路的技術最先是哪一家公司提供的嗎?答案是思科公司(Cisco)。
思科公司(Cisco)出售了鏡像路由器 ( Mirroring Routers ) 給中國,協助中國打造了聞名的「萬里防火牆」( Great Firewall ),但是,在全球,也有很多機構購買了鏡像路由器或類似的封鎖方式,來防止使用者登入賭博、色情或是散播仇恨言論的網站。
六、在西方社會中,在進行績效檢討時,稱讚與抨擊往往伴隨發生。但在書中提到,在中國,你不能在稱讚某人的優異表現時,又抨擊其他部分的缺失。中國人需要的是維持他的自尊,也就是面子。( 這一點,台灣同胞去大陸時可以參考。 )
七、中國奇瑞汽車老闆尹同耀最愛說的口號是:「向日本人學習成本控制,向韓國人學習勇敢,向德國人學習嚴謹,向美國人學習行銷策略」。將來,也許很多人會說:「向中國人學習商務管理」。
中國在近幾年,私立商學院的快速成長,已是中國成長最快速的現象之一,舉個例子來說,上海的「中歐國際商工學院」在 2009 年被英國的金融時報列為全球最佳十大商學院之一。其他知名的商學院還有清華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的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這一本「中國大趨勢」還有提到很多中國成功企業家的「成功歷程」,例如,海爾集團、聯想、比亞迪 ...... 等,十分值得大家細細品讀。當然,您也不應該抱持著太大期望,期望一本NTD380的書,可以帶給你多大的中國未來分析,透過此書,我們只能相信中國未來會「團結‧穩定‧改革‧發展」吧!
現在,我們把鏡頭拉回島內,在馬總統上任以後,我可以明確感受到他為了實踐「全民總統」的承諾,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用人「不分黨派」,就好像對岸的胡錦濤主席一樣,努力的延攬「黨外」優秀人士,只是說,對岸的政治制度對政權而言相對穩定,我們這邊是每四年就要選舉一次,如果我們這邊執政團隊過於「不分黨派」,會不會有所隱憂呢?
政治的領導哲學我是外行,但由於 2009 年的縣市長選舉,我也看得出一些端倪和隱憂,說穿了,咱們這邊是兩黨政治,也是投票政治,選民基本盤不易鬆動,如果政黨用人真「不分黨派」,那 2012 年的政黨又輪替,那該說是國民黨不行,還是因為民進黨不行呢?所以說,在台灣,我們還是得從黨內挑選人才,從黨內培育人才,如果黨外真有不可多得之人才,該政黨可以再商議延攬。( 投票的政黨政治也是一種妥協的政治藝術啊!)
一個成功的領導人,除了要有「宏觀引導的領導模式」以外,也要努力為自家黨派培養將才,讓國家的未來發展有更美好的明天啊!
Derek
這本書,在這篇文章被罵翻了
回覆刪除http://skygene.blogspot.com/2009/12/chinas-bullshit-megatrends.html
--
盡信書不如無書,看到此篇文章,再回頭看此書,就覺得是一本笑話書
我想,很多的人事物,用不同的思維去思考就會有不同的見解。
回覆刪除別人的看法,我都會尊重.......^^"
版大:
回覆刪除請問中國真的有 嗎?
請問, 在中國可以使用 YouTube嗎?
中國目前還沒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吧?
中國, 唉.
每個國家都會制定適合他們的管理制度,在合理的範圍內,我們都應予以尊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