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建構品牌 & 消費者認同 @ Google 關鍵字行銷
前天去拜訪一家客戶,他們有詢問到要怎麼建構品牌,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尤其是 Google 關鍵字行銷如何幫助客戶建構品牌呢?建構品牌真的是用「Google 關鍵字行銷」就可以了嗎?這些問題,真是問的好啊!( 以下言論,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站在經營者的角度而言,我覺得有兩塊是很重要的-一個是「消費者體驗」,一個是「消費者偏好」(當然還有其它的,這邊略過不談)。在「消費者體驗」中,消費者買了你的產品,感覺物超所值,所以,在消費者心中,XX品牌 就建構在他的心中;另一個重點,「消費者偏好」就是消費者去通路買東西的時候,雖然有很多選擇,但是他會指名要買你的東西。
但是,問題就是,客戶還沒買啊!或是說,買了其他家的產品啊 .......
所以,現在重點就是,如何接觸到你的潛在客戶和目標客戶?我們必須要先用「Google 關鍵字」接觸到你的潛在客戶和目標客戶,將來,才有可能 促成銷售 啊!( 當然,這不是銷售的唯一辦法!)目前坊間有廠商利用「口碑行銷」來建構品牌形象,但是就長久的發展而言,我覺得並不是長久之計,我比較傾向用傳統的經驗模式做行銷,穩紮穩打比較實在。
如果現在就直接切入 Google 關鍵字行銷的說明,未免太嫌草率,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倘若我們利用 Google 關鍵字接觸到你的潛在客戶和目標客戶之後,那就足夠了嗎?
如果這樣就好了,那 ..... 做生意會不會太簡單了點 ...... ( 如果這麼簡單,我也不用周六晚上在這邊努力撰稿了 ..... ^^" )
所以,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到底我們該怎麼用「Google 關鍵字行銷」宣傳我們的企業價值與產品特色?到底我們該怎麼用「Google 關鍵字行銷」宣傳我們的新產品或理念?假設我們的企畫流程是,先做個市場需求分析,產品的 SWOT分析,競爭者的分析, ...... 然後,我們再做個品牌定位,界定目標客戶,接下來,就是尋求適當媒體通路來接觸目標客戶或潛在客戶。
這時候,部分的外銷產業可能覺得不用那麼複雜,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到如此的流程,可能就會開始脫離只有代工的命運。因為,你會開始思考品牌的價值,而不是只有代工!Michael Porter 前幾年來台灣的時候,他就有大聲疾呼「品牌」的價值,他很擔心台灣的代工命運,只不過,當年的預言,今天變成的慘痛的現實。
不過,沒關係!我覺得代工還是有其市場,畢竟,代工的品質好壞差很多,相信需要代工的企業仍舊不少,只不過,你用對了媒體,你就可以找到漂亮的價格做代工,只是,哪個媒體是你需要的?是參展?還是「Google 關鍵字行銷」?那個成本比較低?那個時間空間比較不受限制?這些問題,都需要台灣的聰明企業主自己思考。
我們現在再回到之前的話題。如果你做好了品牌定位,也界定好了目標客戶,接下來,你也使用「Google 關鍵字行銷」來接觸目標客戶或潛在客戶,可是,你要 用什麼廣告素材 來「關鍵字行銷」呢?
這就是今天的重點!
對外銷而言,我覺得 產品的能見度 是一個重點,對內銷而言,我覺得產品特色或話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今天只講內銷的部分) 對很多國內的大品牌而言,他們也很多的新產品問世,可是缺乏一個適當的曝光舞台,做電視廣告、報紙廣告,成本都太高昂,如果有一個低成本,曝光數又可追蹤的媒體,我覺得「Google 關鍵字行銷」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我這邊舉一個例子,最近有一個國內記憶體大廠,發表了一個活動,他們的主要廣告投放就是在「關鍵字行銷」,他們除了投放「搜尋關鍵字」的廣告預算之外,還有「Google內容聯播網」的圖片式廣告和文字式廣告,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
因為,如果你的目標客戶和潛在客戶不用搜尋關鍵字,那不就完了,所以,「Google內容聯播網」就可以彌補此不足,而且,他們做的圖片式(Flash)廣告,是非常吸引人的喔!重點是,用點擊才需計費的方式,平白多賺了很多的曝光數呢!
當「Google 關鍵字行銷」幫客戶用最低的行銷成本,達到目標客戶的宣傳目的以後,我想問,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建立「消費者體驗」的資料庫,與建構「消費者偏好」的開始呢?如果沒有讓目標客戶接觸你的新產品訊息,試問,該如何建構消費者認同呢?我的意思是指,「產品訊息」、「品牌宣傳」、「消費者認同」是不是可以利用 Google 關鍵字做「整合式的媒介」,當然,至此,又要提一下網路媒體的五大特色:多媒體特性、網頁式展現、互動性、即時性、不受空間限制。(這部分我就不多談 .....)
從這多方的角度而言,再加上我之前 PO的 Google 關鍵字行銷策略 @ 新版攻略曝光,大家可以想想,如何利用 Google 關鍵字幫助到您公司企業拓展品牌、拓展業務、拓展銷售,我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同的體認 ......
品牌建構與消費者認同,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
Derek
Labels:
Google‧Adword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