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資策會FIND網站,看到一篇文章,是講述到傳播媒介的問題。
其實每個媒體,都有不同的功能性存在,例如:報紙 - 可以深述一些問題核心的申論;電視 - 可以運用其聲光的影視效果,建立不同層次的心裡印象;網路的效果 -- 剛好可以綜合前兩項,但是,前提是你要會上網 。換句話說,每個媒體都是擁有不同的族群和特性。
也因此,反映到台灣選戰,難道兩黨就不該把部分的廣告預算下在網路嗎??
不應該下,因為,我不想口水戰又牽拖到網路世界,千萬不要。留給我視覺最後一片淨土吧!
很希望台灣會越來越好,也希望大家可以把焦點放在政策白皮書的擬定和執行可能性。
給大家看一下我轉載的全文新聞吧!謝謝!
部分轉載 :eMarketer
台灣競爭激烈的立委選戰剛告一段落,在選舉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競選文宣,不外乎就是要吸引選民的注意,好讓候選人獲得更多的選票。然而宣傳的方式千奇百變,除了傳統的電視、平面廣告之外,網際網路已經成了另一個打選戰的極佳媒體。
根據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對於「網際網路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扮演的角色」所做的調查發現,美國的選民逐漸將接收總統選舉訊息的方式,由電視轉移到了網路上,包括演說、訪 談、辯論和政治廣告等都不斷地吸引著網路使用者的目光。
總體來看,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美國成人受訪者表示他們習慣性的會藉由網路來取得有關總統大選的資訊。這個趨勢在年紀較輕的成人中尤其明顯,在18-29歲的成人中,有41%的人認為他們經由網路所得到的訊息遠超過由其他媒介所得到的。
然而這個結果並不表示傳統的電視宣傳在競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漸消失,人們依舊會在候選人辯論時聚集在電視旁參與討論,這種熱情參與的行為是在其 他媒介,像是收音機、平面廣告和網路上所看不見的。只是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 與 Th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的調查發現,近年來透過電視來取得選舉相關訊息的比例已呈現逐漸萎縮的趨勢;而透過網路獲取的比例則呈現倍數的成長,所以要如何結合傳統與網路兩種媒介來 達到整合行銷的綜效,就是候選人在選擇宣傳方式時所必須思考的地方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